古代的配享太庙有多牛
太庙属于皇帝的祖庙,里面供奉都是历代先帝和皇家的祖先,一般只有皇室嫡系后裔才有资格死后进入太庙,一般的皇室宗亲和外姓大臣来说只有对国家社稷有巨大贡献才能在死后配享太庙。
对于外姓大臣来说配享太庙其实是一种死后比较虚的荣誉,因为家里人得不到任何好处,跟爵位不一样,如果有封爵的话可以子孙继承,而配享太庙是不能继承的,它纯粹是一种盖棺定论,朝廷认为你是皇家忠臣给你的死后一种虚荣。
同时配享太庙也是封建统治者一种拉拢人心的手段,它是出于纯粹的政治需要,因为这样可以起到拉拢人心,同时凝聚大家为皇家拼死卖命的政治行为。
在历朝历代凡是享有配享太庙资格的人都是每个朝代的佼佼者,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具体有多厉害,给你举一个例子你就知道了,满清国祚272年,这272年中出现过多少能人重臣,但是配享太庙的外姓大臣只有26人,其中25人都是满清宗室或王公贵族,汉族大臣只有张廷玉一个人。
那么配享太庙的资格有多难呢,还是举例子来看,配享李世民庙庭的大唐名将李靖,他是在大唐统一天下初期就立下赫赫战功,在李世民登基以后又先后率军攻灭东突厥和征讨吐谷浑,他为大唐盛世初期纵横天下奠定了非常强悍的军事基础,从李世民之后历代大唐皇帝都尊李靖为大唐战神,他是用这些赫赫战功才在死后获得了配享李世民太庙的殊荣。
配享太庙以后的殊荣还得看你家里人的表现,如果你死后你的家里人还犯了大罪,那么还要再把你移除出太庙。
比如清代将军和琳,他是著名大贪官和珅的弟弟,是乾隆时期与福康安齐名的名将,为乾隆的十全武功立下赫赫战功,嘉庆元年和琳在镇压苗民起义中染瘴气病逝。已经成为太上皇的乾隆对和琳之死甚为悲痛,他特意亲自点名让和琳配享太庙,结果后来乾隆死后,嘉庆开始收拾和珅,由于和珅罪孽太大,嘉庆帝本来就讨厌和珅兄弟,顺手把和琳从配享太庙中移除出来了。
所以配享太庙的人一般都是对国家社稷有巨大贡献的人,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名臣重臣或者名将。一般得到配享太庙的资格,是封建王朝对这个人最大的肯定,肯定了这个人对国家社稷立有大功。
太庙是帝王家的私人宗庙,一般的皇亲是没有资格进入太庙的,必须是近亲且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亲,异姓功臣必须是大功于社稷的臣子而且要经皇帝允许才可在死后享用太庙的待遇,获得配享资格的人都是以郡王礼下葬的。
太庙是皇室的家庙,一般只有皇亲才能被供奉,再有就是被皇帝特批的人。和皇亲是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说白了就是皇帝给自己的大臣们死后的一种无上的荣誉。
在满清王朝200多年的时间内,总共只有27个人获得了这种至高的荣誉,汉人中只有张廷玉有幸进入。
笔者就以张廷玉为例,张廷玉是一个官二代,他的老爸是大学士张英。张廷玉先后给雍正、康熙、乾隆三个皇帝当过秘书,做到了军机大臣的高位,张廷玉为满清的皇帝卖命可说是极致了,宵衣旰食,擅于揣摩领导的意图,这样的人皇帝自然非常的赏识。尤其雍正皇帝,经常给他赏赐,一出手就是给他上万两银子,后来在雍正皇帝病危的时候,还在惦记着他。
驾崩之前嘱咐张廷玉当顾命大臣,在遗嘱中特意写明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太庙是皇室的家庙,只有皇亲才能被供奉,再有就是被皇帝特批的人。皇亲必须是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有功于社稷的臣子和子民,经皇帝允许,也可以在死后享用太庙的待遇,并以郡王之礼厚葬。
在很多影视剧中大家都能注意到,大臣都把配享太庙当做是非常高的荣誉,那么配享太庙是什么待遇呢?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
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
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间),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筑。
由于太庙是皇帝一家直系的专门祭祀场所,所以一般只有皇帝的先辈可享此殊荣。一般的皇亲还不行,必须是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亲,还有有大功于社稷的臣子,经皇帝允许也可在死后享用太庙的待遇,这些臣子死后将是以郡王之礼厚葬。历史上,还有一些入太庙之人很特别,我们需要认识:
1、在清代,配享太庙是一种对大臣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肯定,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享受的。有清一代近三百年历史中,除了帝后和爱新觉罗的那些功王们能进入太庙,其他异姓功臣能进入太庙的只有14人(其中在东配殿的功王中,只有额驸策凌是博尔济吉特氏),而配享太庙的功臣中,只有张廷玉一人为汉人,其他都是满人,也正说明桐城张氏父子的影响力。
2、在明代朱棣登基以后,姚广孝建议朱棣迁都北京,并帮其设计建造了今天的紫禁城,这样看来姚广孝还是一个建筑学专家,真的是无所不通啊。就这样,无所不通的姚广孝主持编撰了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这本大典字数多达三亿七千万,可惜的是没能流传于世。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端坐而逝,终年84岁。死后的他配享太庙,光凭这一点足可以证明他的功劳。毕竟在明朝前期,以文臣位列太庙者,仅有姚广孝一人。
3、和琳,字希斋,钮祜禄氏,满洲人,清朝权臣弟。和琳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武官家庭,但他与哥哥和珅从小都受到较好的教育,乾隆时由生员补吏部,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骁勇善战,行事节俭,(1795年)赴贵州从镇压领导的苗民起义,次年福康安死,他代为主帅,在围攻平陇战役中染病身亡,追封一等公爵,年仅42岁。乾隆晋赠其为世袭一等公爵,谥“忠壮”,赐祭葬。有一子丰绅宜绵以及女儿二人,长女嫁与质亲王之子绵庆为。公元1799年,和珅受诛,廷臣论议和琳藉势邀功,嘉庆帝亦追咎其会剿苗匪,牵掣福康安,师出无功,命撤出太庙,毁去其专祠,夺其子丰绅伊绵公爵之位,改袭三等轻车都尉。
在中国古代,一个大臣官员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就是“配享太庙”,无论是几朝老臣都没有能配享太庙的荣誉高,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荣誉呢?
太庙在古代皇帝的宗庙,就是供奉祖先的地方,这种供奉祖宗的地方在夏朝时就有了,自秦汉之后,供奉皇帝祖先的地方就叫太庙,历代皇帝都要下跪磕头烧香的。
作为皇帝自己家的祖庙,里面供奉的都是皇帝的父母一类人,受后代皇帝的磕头跪拜也是当之无愧的,不过后来为了褒奖一些功臣,允许非皇帝亲族或是远亲的人配享太庙。
这些配享太庙的人和先帝一样,可以受后代皇帝皇子的跪拜磕头,享受到大型的祭祀,这是古代一个死者的最高荣誉,因为皇帝死后也不过是如此。
古代的太庙是一个王朝最为神圣的地方既然是极高的荣誉,所以能够得到这种荣誉的大臣是非常罕见的,在此只列举中国古代史上主要王朝的配享太庙的情况。晋朝晋朝总共155年,进入太庙的人员中,皇族2人,皇后1人,大臣4人。如果你是晋朝的大臣,那么大约是40年有一次机会能进入太庙。唐朝唐朝配享太庙43人,其中宗室2人,其余41人都是大臣,主要集中在初唐时期,从唐高祖时代到中宗时代,92年里有28人配享太庙,剩下的15人都分布在之后的197年里。其中40多年的玄宗一朝也只有1人,甚至有些皇帝在位的时候1人都没有入选过。
从张廷玉个人经历来看配享太庙的难度整个清朝只有张廷玉一位汉人享受到了这种荣誉,但也是他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为整个大清服务了50年的结果,50年下来矜矜业业,工作一丝不苟,才在换来了雍正的一纸诏书,给了他享受太庙的荣誉。
汉末刘繇之子
子嗣:刘基、刘铄、刘尚
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东汉末年宗室大臣,汉末群雄之一,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
刘繇最初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任下邑县长时,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后被征辟为司空掾属,除授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淮浦。兴平元年(194年),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他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一度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但最终还是败归丹徒。此后,刘繇又击破反叛的笮融,旋即病逝,时年四十二岁。
刘繇有3个儿子。刘基、刘铄、刘尚。
刘繇身后留下了三个儿子,都受到了东吴的厚待,特别是长子刘基,深为孙权所器重。一次大暑时节,孙权在船上宴饮,突然遇到雷暴雨,孙权命左右撑起盖伞遮雨,还特地命人给刘基也撑上一把,而同船的其他大臣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后来孙权还让四子鲁王孙霸娶了刘基的女儿,与刘基结成了亲家,恩宠一时无两。刘繇的另外两个儿子刘铄、刘尚,也都被孙权封了都骑尉的官职。刘繇失于孙氏,子孙却得于孙氏,他若死后有知,也当含笑了。
张良的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是历代文人最想走的路吗
自唐宋以来,儒释道三家逐渐合一,从此之后中国文人就强烈的展现出了“学而优则仕”进取精神,内心神游天地、清静无为的修身之为,慈悲为怀、悲天悯人的心境。而张良所处的时代是秦末汉初,儒家、道家还只是一家之言,佛教还未传入中国,三者更谈不上合一了,张良的经历与其出身有很大关系。秦一统之后,作为原韩国贵族的张良就一直为复韩做准备,所以才“少年游侠”,而随着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其功名自然水涨船高,这就是“中年游宦”,而随着刘邦为巩固汉朝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吕氏一族把控朝政,张良为自保,闭门谢客,开始了所谓“老年游仙”。可以说,张良之后的文人不会再有张良的经历,而且经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代文人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争取功名之上,“三游”只剩下“游宦”了。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关于这道题,开宗明义的回答一下,答案是肯定的,这句话出自北大陈平原教授的《千古文人侠客梦》,可以说很好的概括了历代文人的“梦想”。
张良(约前250年—前189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今河南禹州 )人。
张良是韩国贵州,祖上当过韩国国相,虽然自己是一介书生,可能手无缚鸡之力吧,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游侠”的经历。
“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这是张良的早年,以一个没落贵族的身份,敢于行刺皇帝,比荆轲并差不了多少。
还有一件不得不提的事情,是张良曾经在年少时救过杀了人的项伯,两成了好朋友。于是后者在以后的人生里,给予了张良很大帮助。
还有一点,“圯上受书”,是张良一生光辉起点的开始。为黄石公纳履,得以受“六韬三略”,使得张良的人生充满了奇幻色彩。
作为西汉“开国三杰”之一的事迹,张良的事迹耳熟能详,在这里简单说一下,西汉天下大定,张良受封时,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汉六年”就是公元前201年。“留”,是张良的封地,也就是他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张良选择了他括号刘邦相遇之地作为封地,虽然自己要求的不多,但是他的功劳有目众睹,可以说他的官宦之位,正是历代文人们所向往的。
史书上说,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西汉天下初定之后,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
张良是个十足的智者,有大智慧。黄石公教给他的究竟是什么,后世的传说不足全信,但是从他跟随刘邦平定天下中所献的计策中,可以看到极高的权谋。
同时,从春秋开始的谋士们的各种待遇,离他生活的年代并不远,他一定有耳闻,也能读到。更何况西汉建国之后,各位功臣的遭遇,作为张良,不可能不洞若观火。因此,隐退是必然的。
在历史上,光是他的遗冢就有两处,人们更是愿意相信他后来成仙得道,羽化飞升,修成正果。
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前197年(汉高祖十年),汉王朝上层出现了一场新的危机。刘邦有改易太子之意。当时刘邦宠爱戚夫人,并察知吕后有异心,有代刘而王的迹象,故欲废太子孝惠(吕后子),改立赵王如意(戚夫人子)为国储。朝野大臣,群起谏争,但丝毫不能更改刘邦初意。眼看太子位行将被剥夺,吕后遂求救于“智囊”张良。张良考虑到太子一位,事关重要,不可轻易更立,大儒叔孙通说得好:“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再加上当时天下方定,汉朝统治根基还未稳固,各项制度还正在健全,只有顺其现状,无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稳保江山。基于这个大局,张良遂对吕后说道:口舌难保太子,“商山四皓”(皓:白,即四个白头发的老人,分别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皆八十余,节义清高,不就汉朝爵位,匿亡山林,皇上敦聘不至,但仍然高义“四皓”。太子若卑辞固请“四皓”出山,出入宫廷以“四皓”相随,皇上必问而知之,知之则太子位可固。事果如张良言,刘邦问知伴随太子的“四皓”就是自己数请不来的隐士,今为太子左右,可见太子羽翼已丰,翅膀亦硬,奈何不得,从此再也不提易立太子一事。太子终得嗣位,吕后为此对张良也勋口敬重。
《史记》、《汉书》对张良帮助萧何筹谋划策多不记载,但亦无妨张良后期的功绩。论功行封时,按级班爵,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张良辞封的理由是:他韩灭家败后沦为布衣,布衣得封万户、位列侯,应该满足。看到汉朝政权日益巩固,国家大事有人筹划,自己“为韩报仇强秦”的政治目的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目标亦已达到,一生的宿愿基本满足。再加上身缠病魔,体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惧怕既得利益的复失,更害怕韩信等人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张良乃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欲轻身成仙。但吕后感德张良,劝他毋自苦,张良最后还是听从了吕
我觉得不能说是历代文人最想走的路。因为每个人的理想和抱负不同,所以也不会都想走这样的路。正如现代的人一样,不是每个人都想上大学。也不是每个人都想当官。三百六十五行,都有爱好的人。